全球首个、关键突破 国庆假期大国重器捷报频传

  发布时间:2025-10-11 23:16:2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我国多领域捷报频传,多项大国重器实现重要突破。01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主机全面开建10月1日,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建设取得关键突破,重达400余吨的底座成功安装就位,将用来承载总重 。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我国多领域捷报频传,全球多项大国重器实现重要突破。关键国庆

  01

  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主机

  全面开建

  10月1日,突破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建设取得关键突破,假期捷报重达400余吨的大国底座成功安装就位,将用来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重器BEST主机,标志着这一大国重器主机全面开建。频传

  未来,该装置在国际上将首次验证演示核聚变发电,关键国庆有望在2030年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突破

  02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

  光热储能电站西塔调试成功

  10月1日,假期捷报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大国即将全系统试运行。重器

  这座电站由两座高达200米的吸热塔、近27000块定日镜组成,全球全系统调试成功后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

  每一面定日镜都像“追光的向日葵”:上午太阳偏东,镜子就朝东给东塔送光;下午太阳偏西,它们立刻转头服务西塔,让阳光“两头不跑空”。

  03

  我国双潜器在北极深海

  实现多个首次

  在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完成考察任务中,“蛟龙”号在北极冰区实现首次下潜。

  此外,还完成了全球首次极区载人与无人潜水器的水下协同作业。

  04

  AG600“鲲龙”批产第三架机

  总装下线

  近日,我国大型民用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批产第三架机(1103架)总装下线并圆满完成生产试飞。

△AG600“鲲龙”飞机批产第三架机完成生产试飞△AG600“鲲龙”飞机批产第三架机完成生产试飞

  05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船闸人字门

  吊装完成

  10月4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建设取得新进展。平陆运河三大枢纽之一的青年枢纽人字门大型吊装工作全部完成。

  平陆运河建设目前已进入攻坚冲刺关键阶段,项目将于2026年建成通航。

    06

  我国首制万吨级纯电动智能海船

  成功下水

  日前,由江西造船企业建造的“740标箱纯电动敞口集装箱船”在江西九江湖口成功下水。

  这是国内首制万吨级纯电动智能海船,可通过高压岸电充电,也能通过吊装箱式电池实现快速换电,标志着我国沿海集装箱运输正式迈入零排放、纯电动时代。

  点赞

  期待大国重器再传捷报

  • Tag:

相关文章

  • 停火协议生效以来 约20万人返回加沙北部地区

    当地时间10月10日,加沙地带民防机构表示,自以色列国防军从加沙大部分区域撤出、当日早些时候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已有约20万人返回加沙北部地区。当地时间10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方面的一位消
    2025-10-11
  • 泉州市举行民用航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近日,2022年泉州市民用航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拉开序幕。比赛为期一周,设置了民航运行指挥、民航模拟管制指挥、民航飞机维修、民航供电灯光专业、民航安检设备维修5个项目,参赛员工数1
    2025-10-11
  • 泉州三年制中职招生计划还有5073个名额 31日前抓紧申请补录

    近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尚未被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中职投档录取的考生,可在8月26日8:00—8月31日12:00前联系愿意就读的中职学校申请补录到相关专业。据悉,截至8月25日17:0
    2025-10-11
  • 孙兴杰:特朗普“20点计划”带来和平机会,却埋下了加沙的主权隐患

    加沙地带已然成为国家治理和区域秩序的“黑洞”,如何实现这一地区的主权、安全与发展是秩序建设的关键所在□孙兴杰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3日晚,巴勒
    2025-10-11
  • 蒜头发芽了还能吃吗

    蒜长芽了还能吃吗?会有营养吗?大蒜长芽后不会含有任何有害物质或者毒素,不过唯一变化的是味道会不如以前,所以可以放心食用。而且只要大蒜头部没有发生腐坏发霉,都是可以食用的。蒜头发芽了还能吃吗?那么有个问
    2025-10-11
  • 北京交警通报车评人陈震车祸:其负事故全责

    来源:北京交警10月3日15时许,在海淀区朱各庄路与万寿路交叉口,陈某男,43岁)驾驶小客车由北向南行驶时,与对向一辆小客车发生事故,造成两车损坏。双方驾驶人不涉毒、不涉酒。经初步调查,陈某负事故全部
    2025-10-11

最新评论